武大校长:人工智能不存在“过度使用”,武大不会缩减文科

“人工智能是工具,不是洪水猛兽。”5月15日,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受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并不存在“过度使用”的问题,是工具,关键在于教师和教育模式需要适应新技术的出现。

不久前,网络上曾出现国外大学课堂上教授因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写作业而发生冲突,引发热议。

张平文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如DeepSeek、ChatGPT等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就如同其他任何技术工具一样,其目的是为人类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便利。然而,目前部分教师可能因为自身尚未适应这种新技术的出现,从而产生了对人工智能使用的误解和抵触情绪。

“你要考虑到有新的工具的存在,不能因为你不熟悉,就不让学生去用。这就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它也会影响方方面面。”张平文认为,作为教师,你不能阻止学生去学习新事物。就像很多家长不明白孩子该不该玩手机、该不该玩游戏?生硬阻止往往解决不了问题,他迟早会玩。家长应该教育孩子玩手机的时候要有自控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张平文表示,人工智能的出现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适应这种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布置作业、如何进行考试等问题,因为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在人工智能时代可能不再适用。

“从来不存在过度使用这些大模型,包括DeepSeek、ChatGPT等,它就是个工具。”张平文认为,人工智能正逐渐进入大中小学的课堂,“防止滥用人工智能,要有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控制使用时间的能力。”

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全体会议上,张平文发表主题演讲,提到武汉大学做出了诸多探索与尝试,例如新增了15个“数字+”新兴交叉专业,建成30个“数字+”新兴交叉实验班。本科阶段开设了《人工智能导引》通识课一门,数据科学导论等核心课程16个,将数据科学要素与知识有效地融入全校各个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

“教育是塑造人的伟大工程,高等教育更要在面向未来、培养人,培养引领未来的人上多做前瞻性探索。武汉大学愿与全世界同仁一道加强合作,携手共进,践行数字时代教育的光荣使命与责任担当。”张平文说。

张平文最后表示,武大要培养理工科的人才,也要培养社科人才,武大不会缩减文科。